应管理学院、科研处邀请,福建师范大学陈建宝教授将在我校作学术讲座,敬请参加!
时间:2025年3月8日上午10:00
地点:实训楼C502
主讲人简介:
统计学博士,现任福建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统计学学科带头人,兼任《统计研究》编委,福建省统计学会副会长。系美国芝加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澳大利亚西澳大学访问教授等。曾任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中国统计教育学会副会长和《中国经济问题研究》编委等。在国内外权威刊物《Advances in Mathematics》、《Economic Modelling》、《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Child Development》、《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和《统计研究》等上发表学术论文19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承担过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重点和面上项目30多项;获得过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国家级二等奖等多项。主要研究方向为数理统计和计量经济学。
讲座摘要:
降低PM2.5是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途径,研究PM2.5的驱动因素可以为控制跨区域联锁空气污染提供实证支持。提出一种新的空间自回归阈值面板模型及其估计方法,然后应用这一方法论研究了2000-2019年中国面板数据的PM2.5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省级PM2.5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其主要驱动因素在经济发展水平被划分为低和高两个阶段时具有显著的双重阈值特征。具体来说,(1)相邻省份的PM2.5浓度增加1%可导致观察省份的PM2.5浓度增加0.7741%。(2)在经济水平较低时,人口规模、能源结构和湿度对PM2.5的正向影响显著,而在经济水平较高时则不显著。(3)工业化、经济发展、能源强度、城市化和风速对PM2.5在两个阶段的影响显著为正,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弹性系数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降低,能源强度、城市化和风速则相反。(4)民用汽车拥有量对PM2.5的影响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从负变正。(5)温度对PM2.5没有显著影响。(6)降水量在第二阶段对PM2.5浓度的影响显著为正,在第一阶段则不显著。因此,地方政府应加强与相邻省份的合作,共同采取有效措施减少PM2.5污染。经济水平较低的省份应加快经济转型,提高工业生产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并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经济水平较高的省份需要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推广新能源汽车,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组织单位:管理学院、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