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学院: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质量和立项率,现启动202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预申报工作。各有关学院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好项目申报的宣传动员、选题和论证指导等各项工作,切实把做好申报组织工作与加快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统一部署、精心策划,加强申报辅导。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因2025年《申报公告》尚未发布,申请人可参考去年的申报要求并结合各自的研究基础和学术前沿进行选题,待2025年《申报公告》正式发布后再进行调整。
二、课题申请人须符合以下条件:申请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遵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管理规定,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品行端正、学风优良,同时须具备下列相关条件:
(一)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具有博士学位。申请人可根据自身研究基础、前期成果、课题论证质量、预期研究成果体量等,选择申报重点项目或一般项目。
(二)青年项目:男性申请人年龄不超过35周岁,女性申请人年龄不超过40周岁。
(三)西部项目:符合(一)或(二)条件,且申请单位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其他参照西部项目执行的部分科研单位。
(四)全日制在读研究生不能申请(学历、学位证书标注日期均须在2024年5月19日之前)。符合申报要求的在站博士后人员可申请,其中全脱产博士后须从所在博士后工作站申请,在职博士后可以从所在工作单位或博士后工作站申请。
(五)各项目课题组列入研究成员须征得本人同意并签字确认,否则视为违规申报。申请人可根据实际研究需要,吸收境外研究人员作为课题组成员。
三、注意事项:
(一)申请人只能申报一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申报其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课题组成员最多参与两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申请;在研国家级项目课题组成员最多参与一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申请。申报本次年度项目的申请人不能申报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二)在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新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结项证书标注日期待2025年申报公告发布后更新)。
(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的申请人,同年度不能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同年度申请人的课题组成员也不能作为负责人以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选题申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四)不得通过变换责任单位回避前述条款规定,不得将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申报材料以不同申请人的名义申报。
(五)凡在内容上与本人在研或已结项的各类国家级科研项目有较大关联的,须在《申请书》中详细说明所申报项目与已承担项目的联系和区别,否则视为重复申报;不得以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同一成果申请多家基金项目结项。
(六)凡以博士学位论文或博士后出站报告为基础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须在《申请书》中注明所申报项目与学位论文(出站报告)的联系和区别,并承诺在原论文(出站报告)基础上进行实质性修改,预期成果与学位论文(出站报告)的重复比例不得超过60%。
(七)不得使用与已出版的内容基本相同的研究成果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八)立项后凡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名义发表阶段性成果或最终成果,不得同时标注其他基金项目资助字样。四、各二级学院要根据本单位科研情况,及时召开动员会,精心组织,并积极为教师申报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五、项目申报范围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3个一级学科,申请人须按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数据代码表》填写《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申请书》(2025年制,以下简称《申请书》)。重点项目跨学科研究课题要以“靠近优先”原则,选择一个为主学科申报,同时列出1—2个相关学科。教育学、艺术学和军事学3个单列学科的申报,分别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办、全军社科规划办另行组织。
六、其他未尽的申报要求,申请者可先参考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公告。具体申报条件和有关要求以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公告为准。
七、请项目负责人所属二级学院党委对每个申报题目及内容的意识形态方面进行严格审核。请申请人及所在二级学院对项目参与人员的信息与条件进行检查和把关,并对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申报过程中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科研处联系。
联系人:张冰秋,王钰
联系电话:2875683
电子邮箱:szxykyxm@163.com
附件:
1、国家社科基金预申报统计表
2、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公告http://www.nopss.gov.cn/n1/2024/0412/c431027-40214809.html
科研处
2024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