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专业简介

    2024年06月24日 12:59  点击:[]

    1、地质工程(本科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安徽省特色专业、安徽省一流品牌专业、安徽省一流本科专业)

    培养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国家、行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具备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能够系统掌握地质工程专业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复杂地质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从事生产、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工程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岩体力学、土质学与土力学、地球物理勘探、岩土钻掘工程学、地球化学、水文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勘察与评价分析、矿床学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师资力量强,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专任教师占87.50%,硕士研究生以上占100%。自2007年开始招生以来,在学校总体规划和办学定位下,结合区域产业发展需要,形成了“多方协同”和“产教融合”育人特色(2021年和2023年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现已办成以水文-工程地质为主,集基础地质、煤田地质、环境地质等多方向综合发展的教学科研综合体。并依托专业获批国家煤矿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煤矿勘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教育厅矿井水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资源与环境硕士点建设单位。

    毕业去向:毕业生就业前景好,毕业后可进入自然资源局、地质矿产局、煤田地质局、工矿企业及工程设计院从事城市规划、环境评价、设计施工、工程勘察、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开发、科研与管理工作,也可考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


    2、勘查技术与工程(本科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依托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立足皖北,面向安徽,辐射全国,服务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备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强的勘查技术与工程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资源与环境、工程建设、地质灾害等相关勘查领域从事设计与施工、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性人才。

    主要课程: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工程地质学、遥感地质学、地理信息系统、电法勘探原理、岩石物理学、地震勘探原理、资源勘查学、应用地球化学、重磁勘探原理、岩石钻探工程学等。

    专业特色:具有较强的师资队伍,教师博士学位高达73.3%,教科研能力强;具有国内一流的实验条件,依托国家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安徽省煤矿勘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有勘查类实验室11间和样品预处理室1间,实验室总面积达1400m2,专业仪器设备充足,拥有V8多功能电法仪等大型仪器,能够满足实验教学的需求;“思政引领,四维并行”人才培养模式,将科教、创教、产教、校际合作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施导师制与项目结合的模式,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研究生般个性化、独立学业指导。

    就业方向:矿产资源、生态环境、防震减灾、国土规划、工程建设、遗址考古、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行业领域;考研可以选择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球物理学、地质学、资源与环境等专业。


    3、土木工程(本科 安徽省传统专业改造提升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足皖北,面向安徽,辐射全国,根据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具有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踏实严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的优秀品质,健全的身心人格、扎实的专业技能、宽广的知识、视野、较强的实践能力,面向有关土木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等部门,从事相关的技术与管理工作,有社会担当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制图、工程测量、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基础工程、房屋建筑学、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钢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土木工程施工、土木工程造价、BIM技术与应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等。

    专业特色:依托安徽省安徽省煤矿勘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矿井水资源化利用安徽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以及安徽省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工程实践平台,形成以矿区复杂环境条件下的土木工程作为专业办学特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开展建筑工程、岩土工程、路桥工程三个方向的专业教育,使学生具备房屋建筑、道路桥梁等勘察、设计、施工与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同时坚持以成果产出和就业为导向的多元化实践模式,以学科竞赛为依托,助力创新型人才培养。2019-2023年累计获得安徽省结构设计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安徽省高校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安徽省交通科技大赛一等奖3项,三等奖4项。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以进入建筑工程、城市道路与桥梁工程、城市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研究、投资、开发及监理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设计、施工以及管理工作,亦可从事与土木工程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4、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依托专业 )

    培养目标:紧密围绕皖北乃至全国水资源短缺、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灾害防治、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的重大需求,培养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水文学原理、气象学、水环境化学、水文水力计算、水文地球化学、水文地质学、水环境保护、水资源规划与利用等。

    专业特色:依托矿井水资源化利用安徽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安徽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研平台,以及安徽省宿州水文水资源局、安徽省煤田地质局水文勘探队等工程实践平台,结合煤炭行业背景和地域优势,采用“基础教育+分类培养”,即前两年实行基础教育,后两年分水文水资源和水环境方向培养,坚持以成果产出和就业为导向的多元化实践模式,逐渐形成了“四融合四强化”的产教育人模式。

    毕业去向:本科毕业生可在国土资源、水利、水务、能源、农林、生态环保、地质矿产等企事业单位就业;或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硕士研究生。

    上一条: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简介

    关闭

版权所有 © 宿州学院招生办
X
X
×

导师风采

按专业查找:

按导师姓名查找: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