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院专业简介

    2024年06月24日 13:20  点击:[]

    1.音乐学(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皖北、面向安徽、辐射全国,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尚师德情怀和教育理想,具有较深人文与科学素养、扎实的音乐学科基础知识与能力、较强的中学音乐教育教学能力,具有创新精神与良好的自我发展能力,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文化建设的时代新人。培养能够适应地方中学及社会音乐教育教学、文化发展需要,在中学及社会音乐文化机构、领域和相关部门,从事中学音乐教学与研究、学校及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策划与实施、舞台表演、企事业音乐文化建设、宣传与推广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音乐人才。

    主要课程:声乐、钢琴、合唱与指挥、舞蹈、钢琴即兴伴奏与弹唱、基本乐理、视唱练耳、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中学音乐导论与教学法、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

    专业特色:音乐学(师范)本科专业源于1977年宿州师专时期的音乐教育专业(专科),2006年开始招收音乐学本科专业学生,是音乐学与师范教育相结合的专业。本专业拥有声乐、视唱练耳、钢琴即兴伴奏、基本乐理等省级一流课程,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一个,是校级特色专业,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拥有优美的教学环境与比较完善的教学实训设施,同时具备一支梯队合理、结构科学、教科研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本专业贯彻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强化音乐学科理论知识系统学习的同时,注重学生音乐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及音乐教学等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本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将会系统学习中学音乐教育教学、表演、创作、赏析、研究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中学音乐教育教学与研究、创作与表演、赏析与活动组织等音乐专业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从而具备从事中学音乐教学与研究、学校社团及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策划与实施等相关工作的基本能力。

    就业方向:本专业的主要就业方向为地方中等学校音乐教师;同时还可以在小学、社会基础音乐教育教学机构(琴行、音乐培训中心)、社会音乐文化相关部门(文化馆、青少年宫、文化艺术中心)、音乐相关媒体(电台、电视台、网络平台、报纸杂志等)及企事业单位文化宣传科等相关领域就业。


    2.学前教育(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皖北,面向安徽,辐射全国,服务地方学前教育事业。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健康的身心素质,能够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要求,有高尚的教育情怀,扎实的人文与科学素养,掌握学前教育基本理论、技能与才艺,具备保育教育、教学设计、科学研究、教育管理等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学前教育人才。

    主要课程: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幼儿园课程、学前儿童游戏等。

    专业特色:学前教育专业紧紧围绕学校“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依托音乐学院,结合专业特点,充分利用和发挥音乐学院教学资源,开设了钢琴、声乐、二胡、古筝、舞蹈、视唱练耳等课程,相关课程采用一对四的小班教学模式。为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积极调整课程结构,优化必修课,拓宽选修课,做实活动课,创新实践课,构建具有地缘特色、适应市场需求的课程体系。并结合专业自身特点,发挥专业优势,采取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建立多所实践基地,搭建高品质学习平台。此外,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项目,实现专业教学体系与专业实践培养体系的有机融合,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2022年,学前教育专业获得了国家中小学(幼儿园)师范类专业教师资格证免试认定资格。

    就业方向:各类城乡幼儿园、保教机构、学前教育咨询与培训机构等地方从事保育教育、教育管理、教育研究等工作。


    3.舞蹈表演

    培养目标:立足安徽,服务地方,培养具备强烈社会责任感、优秀职业教师道德、先进艺术理念、扎实的专业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舞蹈表演人才。熟练掌握舞蹈表演艺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综合实践技能,了解本专业最新动向和发展趋势,掌握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现代舞等不同舞种的风格及其分析方法、审美特质,同时应具备教授这些课程的专业能力和技巧;熟练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具有舞蹈表演、舞蹈创作、舞蹈评论能力。

    主要课程:安徽花鼓灯、古典舞身韵、民族民间舞蹈、现代舞基训、艺术实践等。

    专业特色:了解舞蹈理论与实践的前沿发展动态,具备较强的艺术策划指导和组织管理职业发展潜力;具有良好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创造性地策划组织舞蹈艺术活动。主动适应舞蹈表演产业发展,继承和弘扬中国舞蹈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理解世界舞蹈文化多样性。立足皖北,面向全省,辐射全国,服务区域舞蹈表演、教育、文化等相关领域。努力提升综合办学实力,以“服务地方发展,适应社会需求”为主线,建设与社会需求结合紧密、社会服务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强的应用型本科专业。

    就业方向:可到高、中等专业院校、社会文艺团体、艺术研究单位,企业、事业单位、文化馆从事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4.表演(泗州戏方向)

    培养目标: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立足皖北、面向全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旨在培养具备强烈社会责任感、良好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舞台表演能力,富有艺术实践创新精神的应用型艺术综合表演人才。能够从事戏曲舞台表演与艺术管理等相关工作;熟练掌握戏曲艺术的基础理论知识、戏曲舞台表演技能、综合艺术实践能力;有较强的非物质文化传承意识;能够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写作和应用能力;了解本专业及相关领域最新动向和发展趋势,掌握本学科基本的研究方法与手段;熟练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技能解决艺术表演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具备较强的艺术策划指导和组织管理职业发展潜力;能胜任艺术表演事业、艺术指导、艺术管理等职业需求发展;能主动适应艺术表演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能够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艺术人才,成为非遗文化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纽带与后备军。

    主要课程:戏剧表演基础、戏剧形体、唱念、身段训练、民族器乐、锣鼓经、剧目弦合、综合排练、化妆、戏剧理论、戏曲史、戏剧美学等课程。

    专业特色:音乐学院于2012年成立泗州戏学院,2013年开始正式招收表演(泗州戏方向)专业学生。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素质与知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强化素质教育、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注重对传统剧目表演技能的掌握。目前,本专业具备高水平教科研师资团队承担理论课程教学;长期聘任国家一级、国家二级泗州戏演员;国家级、省级泗州戏非遗传承人承担主要技能课程教学;与当地泗州戏剧团、梆子剧团建立长期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教学配套硬件设施拥有专业音乐厅、中小型剧目排练实训室、练功房、民族器乐实训室、多媒体教室,服装道具室、阅览室等。

    就业方向:在各类剧团、艺术中心、培训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泗州戏教育、舞台管理、文化传播、非遗保护等工作。

    上一条:音乐学院简介

    关闭

版权所有 © 宿州学院招生办
X
X
×

导师风采

按专业查找:

按导师姓名查找:

确定